
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,为重温历史,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,信息中心与党群工作部、校团委共同启动了“重温红色经典,对话理想•信仰”2021年“一校一书”师生共读活动。此次共读历经了活动宣传、共读书目推介、读者加入共读小组、师生共读四个阶段,5月31日圆满结束。共读期间(4月20日——5月30日),图书馆共推出《苦难辉煌》、《乡土中国》、《历史的天空》、《北鸢》等四本图书供大家阅读。
今年,我们建立了两个共读小组,一个是师生共读小组,一个是学生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共读小组,历经40天的“一校一书”活动激发了参与者的读书热情。两个共读小组参加共读的读者达到4102人,有效阅读人数是2927人,总阅读时长超过9284小时,阅读时间最长的是杨光同学达到了222小时10分钟,小组成员共发表读书笔记18406篇,其中孔祥鹏同学发表2200篇,位居发表笔记榜首。

读者在共读小组里互相督促、互相鼓励,很多人读完1-4本推荐图书,个别同学读完7本图书。回顾共读活动五年的历程,从策划、宣传、精选书目,到组织实施共读,参与的老师和同学都认真落实,负责到班,使得参与者越来越多,实现了“40天精读1-4本好书”的初衷。
一、明确活动的主旨,组建共读团队,确定每年共读活动的主题和共读书目
现代大学生的移动阅读时间很长,但阅读质量不高,一校一书活动的主旨是顺应青年学生的阅读习惯,提升他们的阅读质量。2017年图书馆开始发起“一校一书”共读活动,组建读书小组,意图通过团队的力量鼓励参与者在40天读完至少一本经典图书。共读活动根据团队成员专长分配任务,策划每年度活动主题和共读书目,一般主题都会围绕当年读书月活动的主题、当年社会热点问题,选出该主题的共读书目。(2017年——2021年五年活动主题和共读书目见表1)。

表1 2017年——2021年活动主题和共读书目
二、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,建立共读小组,为共读者提供线上线下分享交流的平台。
师生共读活动提供的阅读方式是以移动阅读为主,在超星学习通中建立“一校一书”共读小组,指导老师组织培训学生会和读书会同学学习如何加入共读小组,如何在小组里撰写发表读书笔记,然后这些同学再对各系、各班进行指导。共读小组的成员可以进行线上阅读、发表笔记和分享交流。活动结束后,图书馆组织阅读分享会,共读师生可以面对面分享交流读书感悟。(下面是四年共读活动小组详情和学生阅读笔记截屏)


三、进行延伸阅读和活动总结,并评选出读书达人
每年“一校一书”师生共读活动结束,团队成员对整个活动进行总结,同时在图书馆微信平台、学校新闻网、承德新闻网等网站上进行新闻报道,以便吸引更多读者参与其中;活动结束后,共读小组仍存在,领读教师会继续往共读小组里添加老师或者学生推荐的图书,引领老师和同学继续阅读。针对活动过程中读者推荐或提到的图书,及时补充馆藏。为了激励学生进行深度阅读,活动结束根据每个人的阅读时长,所发笔记的数量、质量,笔记被阅览次数与被点赞次数等,评选阅读达人,2021年共评选出15位学生读书达人。



承德广播电视台采访了本次活动(点击文字跳转链接阅读报道原文)
承德新闻网也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报道(点击文字跳转链接阅读报道原文)



四、共读活动实践效果
“一校一书”师生共读活动已经连续举办5年,党群工作部、校工会、校团委都给予了大力支持,使得参与“一校一书”共读活动的教师和学生读者人数、总阅读时长、阅读笔记数量、笔记相互阅读量等都呈直线上升趋势。2021年,各种数据呈现跨跃式上升,有的学生毕业后还在参加我们每年的共读活动。(共读活动五年数据见表2)

我校的读书活动影响面也越来越大,一校一书活动已经成为我们学校的文化品牌和特色活动,同学们的进步是我们坚持开展阅读活动最大的动力。下一步我们会把指导、帮助读者养成终身读书习惯,作为工作努力的方向。我们希望,通过这样的精品活动,能够使同学们短暂的大学时光更加充实,使大学时代真正成为青年学生的知识充电站,成为他们实现自我升华的最佳阶段。